English

音乐与战争

1999-04-12 来源:生活时报 蒋力 华灯 我有话说

近年来世界各地战争不断,眼前的贝尔格莱德最让人揪心,空袭一轮接一轮,双方都没有退让的迹象。我虽然不是国际时事评论员,目睹这种明目张胆的霸权行径也已感到忿忿不平。我想起另一部南斯拉夫电影《桥》,想起我们——因为不只是我一个人——当年爱唱的《桥》中的插曲“啊,朋友再见”。为了能和朋友们再见,多少人牺牲在战场,从此永远失去再见的机会?我之所以想起这首歌,想唱这首歌,是因为我看到一条来自贝尔格莱德的报道:数万市民冒险参加“歌声鼓舞着我们”的音乐会,这报道也让我想到音乐与战争的关系,想到在战争中创作的许多音乐作品。

199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,我第一次听到现场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和勋伯格的《一个华沙的幸存者》。“肖七”又称《列宁格勒交响曲》,1942年8月在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演出,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,而且被称为“向伟大的人民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致敬的颂歌”。勋伯格是一个受法西斯迫害而流亡美国的奥地利犹太作曲家,听了一位从华沙侥幸逃出的人讲述纳粹灭绝人性的行径后,他创作了这部充满极端痛苦和恐惧,饱含人类心灵体验的作品。据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的《末日四重奏》写于德国战俘营,1941年1月15日在战俘营演出时,听众竟达5000之多,且大都是各国的战俘。梅西安说他从未碰到过听众如此聚精会神和有理解力地听他的曲子。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也产生了大量振奋人心的歌曲,我们熟悉的《神圣的战争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。红旗歌舞团在火车站首次演唱这首歌时,马上就要出发的士兵竟要求他们重唱了5遍。无人不爱的《卡秋莎》在“二战”期间就传遍了欧洲,还成了苏联新型火箭炮的代称。更值得玩味的是曾被纳粹德国极力宣扬的歌曲《莉莉·玛琳》。这首纳粹德国音乐生活中古典音乐之外最著名的作品,在德国官兵中流传最广。许多年后,一个德国老兵同一个中国学者交谈时说:这首歌士兵都爱唱。把内心的苦水和积怨统统发泄出来,日子要好过些。纳粹宣扬这首歌,是为了给士兵打强心针,结果适得其反,倒勾起了士兵的厌战和思乡情绪。

这样看来,音乐与战争具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,它把战争中的人最想说或最不敢说的内容都化作了歌词和旋律,把语言阐述不清的复杂感受化作了旋律,把正义、和平、民族、祖国、理想、人心、人性、人道化作了旋律。

我想,可以说音乐是战争中的一件特殊的武器。四面楚歌就是这个意思。对经历过战争后更珍惜和平的人来讲,许多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则从武器变成了经典,中国人喜爱的《游击队之歌》、《黄河大合唱》莫不如是。贝尔格莱德的歌声,就是它未来和平的序曲,就是南联盟人民的心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